序号 | 仪器设 备名称 | 自制或 改装 | 开发的功能 和用途 (限100字以内) | 研究成果 (限100字以内) |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|
1 | 符合测量装置的设计及测试 | 改装 | 符合法测量放射源活度 | 1、研究Co-60β-γ符合测量装置的分辨时间 2、测量Co-60放射源的活度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 | 简易NIM核仪器系统的设计 | 改装 | 设计多种实用的NIM核仪器系统 | 1、NIM核仪器系统技术指标测试报告、设计图纸、使用说明书 2、NIM核仪器系统样机 | 东华理工大学 |
3 | 基于ARM7的核电子学实验平台研制 | 自制 | 基于ARM7的核电子学实验 | 利用ARM7的核电子学实验平台进行核电子学实验 | 东华理工大学 |
4 | 新型CT教学实验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实现 | 改装 | 工业CT成像 | 1、掌握CT扫描工作原理 2、利用样机进行CT扫描成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5 | 计数率计的组装 | 改装 | 在同位素应用,矿藏勘探及剂量监测中计数率的直接测量 | 1、连续测量辐射强度,直接指示计数率的变化 2、在任何预定水平上给出报警和自动控制 | 东华理工大学 |
6 | 数字γ辐射总量仪的改进研究 | 改装 | 放射性统计涨落规律的测量 | 1、数字γ辐射总量仪测定周围环境辐射水平 2、测量铀矿表面辐射剂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7 | 基于RAD7的氡析出率测量装置的研制 | 改装 | 氡浓度的测量 | 空气、土壤和水中氡浓度的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8 | 核信号高速采集与处理平台研发 | 自制 | 核电子学实验平台 | 高速采集核数据信号并进行滤波成形处理 | 东华理工大学 |
9 | 光电倍增管性能刻度装置的设计及测试 | 改装 | 光电倍增管性能刻度实验 | 1、光电倍增管暗电流测试 2、光电倍增管放大倍数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0 | 便携式数字化γ核素识别仪的设计与实现 | 改装 | γ核素识别实验 | 1、便携式数字化γ核素识别仪,适用于野外已经监测 2、可识别30余种核素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1 | 铀水冶工艺流程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开发 | 自制 | 铀水冶工艺设计 | 实验室实现铀水冶技术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2 | 核信号共享器的开发 | 改装 | 将单个核辐射探测器测量到的核信号共享到多台实验设备 | 核电子学实验共享平台,提高实验效率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3 | 基于活性炭法的累积氡测量实验开发 | 改装 | 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 | 利用活性炭法进行空气中累积氡浓度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4 | 基于ARM7的多道能谱分析仪的研制 | 自制 | γ能谱测量配套 | 利用ARM7的多道能谱分析仪进行γ能谱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5 | 低本底测量连用装置试制 | 改装 | 低本底γ、总α、β测量 | 实现了低本底γ、总α、β的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6 |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实验平台的开发 | 自制 | 设计开发一种多功能核辐射实验教学装置 | γ射线测厚、γ射线测料位、材料对γ射线的屏蔽性能研究、距离平方反比定律验证、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、γ射线穿过物质后的能谱变化等多个教学实验项目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7 | 基于ARM9的新型核电子学实验平台的研制 | 自制 | 核电子学实验平台 | 在ARM7的基础上升级改造,提升采集性能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8 | 简易X射线能谱测量装置 | 改装 | X荧光分析 | 分析复杂样品成分 | 东华理工大学 |
19 | 核电站辐射应急监测实验平台开发 | 自制 | 放射源示踪实验 | 1、用于核应急演练 2、已完成成果转化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0 | 新型多道能谱分析仪的研制 | 自制 | γ能谱测量配套、多道能谱分析仪测试 | 与γ能谱测量配套、开展高效的多道能谱分析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1 | 多功能光电传感实验平台的研制 | 自制 | 多功能光电传感实验平台 | 利用平台开展光电传感实验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3 | 模拟核电厂温度/液位测量实验开发 | 自制 | 核电厂温度/液位测量实验 | 模拟核电厂温度/液位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4 | G-M计数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| 自制 | G-M计数管虚拟仿真实验 | 1、G-M计数管坪特性曲线测量 2、β射线射程测量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5 | γ能谱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| 自制 | γ能谱仪虚拟仿真实验,免受高强度辐射影响 | 1、放射源活度测量 2、放射源信号处理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6 | 核物理中符合测量实验平台 | 自制 | 配合符合测量实验开展“线上线下”混合实验 | 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7 |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| 自制 | 开展“线上线下”混合实验 |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、省级一流课程 | 东华理工大学 |
28 | 工业CT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| 自制 | 配合工业CT成像实验开展“线上线下”混合实验 |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、国家级一流课程 | 东华理工大学 |